發電
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研究報告(2016-06-29)
作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一種形式,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的發電。主要的發電形式有以下幾種:直接燃燒發電、氣化發電、垃圾發電(包括垃圾焚燒發電和垃圾氣化發電)、沼氣發電以及與…[詳情]
市場分析|2016年中國生物質能發電行業研究報告(2016-06-21)
一、生物質能發電相關概述 生物質能(biomassenergy),就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轉化為常規的固態、液…[詳情]
發電是我國天然氣發展最有潛力領域(2016-06-20)
“十二五”后期,我國天然氣消費在延續前幾年兩位數的高增長后,增速大幅下滑。這給正在快速發展的天然氣產業鏈帶來什么影響?如何消化在高油價時期簽訂的長期進口天然氣?“十三五&…[詳情]
2020年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有望達1.6億千瓦(2016-06-20)
“十三五”時期,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規模有望得到大幅提升。根據國家能源局提供的規模發展指標,到2020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1.6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700億千瓦時。 在1.6億…[詳情]
2016年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概況分析(2016-06-17)
生物質發電乃透過受控直燃將生物質原材料(如廢棄木料或農業廢料)內的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繼而透過類似使用其他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及核能等)進行熱能發電的鍋爐、渦輪及發電機將所釋出的熱能轉化…[詳情]
淺談我國生物質能發電發展(2016-06-15)
生物質發電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世界性的石油危機爆發后,丹麥開始積極開發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秸稈等生物質發電。自1990年以來,生物質發電在歐美許多國家發展迅速。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生物…[詳情]
2016年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主要推動力分析(2016-06-14)
有利的政策支持 根據國家發改委於2007年頒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國政府訂下目標,於2020年前為生物質發電配置30.0吉瓦的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為鼓勵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國家發改委於20…[詳情]
2016-2022年中國余熱發電行業現狀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2016-06-12)
余熱利用來源主要包括高溫廢氣余熱、冷卻介質余熱、廢汽廢水余熱、高溫產品和爐渣余熱、化學反應余熱、可燃廢氣廢液和廢料余熱以及高壓流體余壓等七種類型,廣泛存在于工業生產的各個行業,比如水泥、?!?a href='http://m.shaipo.cn/news/d177556.html' target='_blank' class='iii'>[詳情]
中國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居世界第2位 利用率不高仍需政府更多支持(2016-06-07)
自從2006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法》實行之后,可再生能源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但相對于其他新能源,生物質能的發展實在有些“半死不活”。筆者在研究之后認為,生物質能需要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詳情]
2016-2021年垃圾發電行業市場規模預測(2016-06-06)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估算到2014年垃圾焚燒投運產能約20萬噸/天,為后續提供年均約174億的存量運營市場。 未來隨著新建產能相繼投運,將從建設和運營兩個方面帶來增量市場。根據25%的產能投放增速…[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