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
數一數 垃圾焚燒發電推廣路上的“絆腳石”(2017-02-08)
從2004年起,我國城市垃圾產量就已居世界第一,而垃圾焚燒發電成為我國處理垃圾的主要方式之一。垃圾焚燒發電具有處理能力強、可實現能源再利用的優勢,但是在推廣使用上卻遇到了重重困難。今天小編就…[詳情]
全球最大的電子垃圾處理地的艱難轉型之路該如何走?(2017-02-08)
全球最大的電子垃圾處理地貴嶼,正面臨艱難轉型 當紐約商品交易所的黃金期貨市場跌跌漲漲時,萬里之外,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從江西來討生活的劉先明的日子正在變得艱難。他從十年前為遍布…[詳情]
垃圾發電進入蓬勃發展階段 四項掣肘因素待解決(2017-01-23)
國家能源局有關部門負責人日前表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垃圾發電裝機容量約480萬千瓦,年處理垃圾約8000萬噸,約占年垃圾產生量的40%。 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我國垃圾發電的發展空間仍然較大。實際上…[詳情]
毛達博士: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每年錯補垃圾焚燒至少15億元(2017-01-19)
要點:生活垃圾中有至少30%是非生物質廢棄物,所以不能簡單將生活垃圾等同于生物質能源。 生活垃圾中生物質廢棄物(廚余、紙張、木竹)質量占比雖然達到70%,但發電貢獻率僅為30%~60%左右,原因就是它…[詳情]
垃圾焚燒是高耗能技術路線 非垃圾圍城的靈丹妙藥?(2017-01-19)
導讀:垃圾焚燒是高耗能的技術路線,那低耗能的技術路線是不是更值得推廣? 為何不用對環境更友好的技術 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院長張益先生在《生活垃圾焚燒不得不知的十個關鍵問題》一文中稱…[詳情]
垃圾發電大勢所趨 “十三五”行業有望快步發展(2017-01-17)
隨著中國工業迅速發展,城市化率不斷提高,在工業生產與城市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垃圾與廢物也日益增多。如何有效的處理這些生活垃圾,以免其對環境造成污染至關重要。而垃圾發電作為當前最符合實際需…[詳情]
垃圾焚燒廠成污染源是垃圾治理高級黑(2017-01-13)
到2017年1月,新修訂的國家標準《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實施已整整一年。長期關注垃圾焚燒廠的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以及蕪湖生態中心今天發布了他們針對垃圾焚燒廠所做的調查結…[詳情]
自主創新垃圾焚燒爐(2017-01-09)
我國城市環境已經不堪垃圾重負,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一直是一個困擾人類社會的難題。垃圾是被放錯位置的資源。有關資料表明一噸垃圾蘊含的能量相當于0.1—0.3噸標準煤,充分利用這一資源,既消除污…[詳情]
“十三五”末垃圾焚燒發電裝機增幅超五成 國務院部署解決“鄰避”效應(2017-01-09)
在土地資源日益稀缺的情形下,垃圾焚燒取代垃圾填埋已是大勢所趨,阻礙其發展的“鄰避”效應已引起政府重視。 1月5日,界面新聞記者從國家能源局召開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詳情]
現代垃圾焚燒爐的主要型式和特點(2017-01-09)
垃圾焚燒技術已經經歷了將近130年的發展過程,垃圾焚燒技術和設備已經日臻完善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西方發達國家目前通用的垃圾焚燒系統主要有以下幾類: (1)垃圾層燃焚燒系統,如采用滾動爐排、水平…[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