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
瑞典研發全球首款熱電有機晶體管 可應用于熱像儀等(2017-02-13)
瑞典LinkopingUniversity(林雪平大學)有機電子實驗室的研究員DanZhao和SimoneFabiano開發出了全球首款熱電有機晶體管,溫度僅需變化一度,就能在該晶體管中產生可檢測的電流調制。利用該晶體管制造…[詳情]
青島能源所成功研發單細胞分選與測序對接技術(2017-02-13)
青島能源所單細胞中心張強和王婷婷等發明了一種名為“FOCOT”(FacileOne-Cell-One-Tube的縮寫)的方法,能夠精確、高速、低成本地分離、獲取與分裝單個微生物細胞,從而與單細胞測序直接對…[詳情]
中國團隊研發新型納米材料 可有效抑制腫瘤增長(2017-02-13)
癌癥病人在化療中通常需要使用高毒性的化療藥物。由于藥物的非特異性,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同樣殺死正常細胞,損害正常的組織和器官。事實上,70%以上接受化療的癌癥患者,最后死于藥物毒性。是否可以…[詳情]
中國石油大慶鉆探成功研發旋轉導向系統(2017-02-13)
大慶鉆探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經過8年攻關,成功試制出DQXZ-01型旋轉導向系統樣機。截至2月6日,這套樣機已在5口水平井開展鉆進試驗,初步驗證了系統在井下高壓、震動、泥漿沖蝕等惡劣環境下各功能模塊…[詳情]
美俄科學家研發一維半導體材料 可使電路減小至納米級別(附圖)(2017-02-13)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2月4日報道,一個由俄羅斯和美國專家組成的國際科研組在世界上首次推出一維半導體材料,向更小巧緊湊、速度更快的電子產品邁進一步。 使用這種新材料可使電路減小到納米大小,同…[詳情]
THz量子阱探測器助力中國成功研發新型芯片(2017-02-13)
高速成像技術是太赫茲(THz)技術應用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中國科學家近日成功研制出可無像素成像的THz頻率上轉換成像芯片,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子刊《科學報告》上。 利用THz技術…[詳情]
我國科技設施儀器研發與成果轉化之路(2017-02-09)
過去的一年,我國重大科技專項成果豐碩,科技創新實力穩步提升。新的一年,我國科技工作將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進科技體制改革,著力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升科技創新…[詳情]
2017年伊始 五大傳感器研發突破匯總(2017-02-09)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廣泛運用于工業生產、環境保護、生物醫療、資源探測等領域,在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17年伊始,就傳來各類有關傳感器獲得新突破的訊息,其中有新型生…[詳情]
大連激光”裝置 90%的儀器設備系我國自主研發(2017-02-09)
2017年1月,中國科學院發射了一束特別的激光——“大連光源”。這一束激光不容小覷,它是全球最強的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脈沖,可達到單個皮秒激光脈沖產生140萬億個光子,是當前全球最亮且波長完全可調的…[詳情]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助力我國儀器研發道路不停歇(2017-02-09)
2月6日,隨著雞年春節小長假告一段落,小伙伴們也都陸陸續續的回到了工作崗位,準備迎接新一年的工作計劃。而在這過去的7天長假中,儀器行業的先鋒者,卻沒有絲毫放松科研創新的腳步,以十足的投入堅持…[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