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歐洲研究發現潔凈大氣中也能形成氣溶膠(2016-05-27)
兩項獨立研究發現,即便在沒有硫酸污染的潔凈大氣中也能形成氣溶膠。該發現提出了一種氣溶膠形成新機制,打破了“化石燃料排放是形成大氣氣溶膠必要條件”這一傳統理論,人類活動對氣候變…[詳情]
大連化物所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2016-05-27)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研究員劉生忠帶領的團隊與陜西師范大學合作,運用固態離子液體作為電子傳輸材料,制備出效率達到16.09%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詳情]
合肥研究院有機一維納米單晶的光電性能研究獲進展(2016-05-26)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田明亮課題組在有機一維納米單晶的光、電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NanoResearch以Photophysicalandelectricalpropertiesoforganicwaveguidenanorod…[詳情]
單分子單納米催化研究首次成功電化學失活機理(2016-05-25)
近日,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接受采訪,該所電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徐維林課題組圍繞異相催化劑催化活性及穩定性問題展開單分子單納米粒子水平研究,發現了一系列新的催化現象。 徐維林課題組基于熒光…[詳情]
光電所在目標跟蹤研究中取得新進展(2016-05-25)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在目標跟蹤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在多實例在線學習目標跟蹤的基礎上,采用新的分類器更新策略提高了跟蹤算法的效率;采用動態的學習率和動態更新采樣半徑和搜索半徑,提高了算…[詳情]
福建物構所刺激響應材料研究獲進展(2016-05-25)
具有雙重或多重刺激響應性能的材料可以經由多種不同機理對外界環境予以響應,因此設計合成此類“軟材料”對未來智能技術的發展非常重要。目前已開發的雙重或多重刺激響應材料主要是非晶態的有機聚合…[詳情]
蘇州醫工所在量子點外排機制研究方面獲進展(2016-05-25)
量子點是由半導體材料制成,直徑在2~20nm的熒光納米粒子。隨著納米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量子點被開發出來,用于生物成像及藥物載體構建等。然而如何提高這些量子點的效果及降低毒性成為當…[詳情]
哈爾濱電工儀表研究所獲2015年全國生產力促進獎(2016-05-25)
2016年5月23日由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四川省德陽市委丶市政府共同舉辦的"德陽杯"2016年中國好技術丶生產力促進獎頒獎大會暨中國生產力發展研討會在德陽市召開,全國電工儀器儀表生產力促進中…[詳情]
ABB電力推進系統助力我國極地考察研究(2016-05-25)
全球領先的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集團ABB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達成協議,將為我國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提供兩臺Azipod®破冰型吊艙推進系統,為新建破冰船提供強大動力的同時全面提升其節能…[詳情]
單分子單納米催化研究首次成功電化學失活機理(2016-05-25)
近日,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接受采訪,該所電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徐維林課題組圍繞異相催化劑催化活性及穩定性問題展開單分子單納米粒子水平研究,發現了一系列新的催化現象。 徐維林課題組基于熒光…[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