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天合光能召開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年會(2014-07-03)
【摘要】2014年6月19日至20日,第五屆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年會暨學術委員會會議在天合光能總部常州舉行。年會邀請了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學術委員主任沈輝教授、學術委員褚君浩院…[詳情]
中國科學家首獲林內伯恩獎(2014-06-26)
【摘要】6月23日,在德國漢堡舉辦的第22屆歐洲生物質能大會上,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袁振宏研究員榮獲2014林內伯恩獎(LinnebornPrize),成為中國首位獲此殊榮的生物質能科學家?!?a href='http://m.shaipo.cn/news/d93866.html' target='_blank' class='iii'>[詳情]
科學家開發出超分子組裝新方法(2014-06-25)
有望帶來比硅材料性能更優越的分子電子設備 【摘要】英國和日本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一種超分子組裝的新方法,有望帶來比硅材料性能更優越的分子電子設備,比如用巴基球制造的柔軟電視屏幕,為人們帶來…[詳情]
2014年度陳嘉庚科學獎頒獎(2014-06-16)
【摘要】6月11日,2014年度陳嘉庚科學獎、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在北京頒獎,6個項目8位學者摘得2014年度陳嘉庚科學獎,5位青年科學家分享了2014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其中,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詳情]
安捷倫科技支持北大環境科學研究(2014-06-10)
【摘要】5月29日,安捷倫科技公司宣布,將參與捐建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新的環?!熬G色”教學樓的建設,以幫助推進該學院在空氣、水和土壤污染方面的研究。…[詳情]
科學家找到“光變物質”的簡單方法(2014-05-21)
【摘要】科學家布雷特和惠勒1934年提出,如果讓兩個光子通過撞擊結合在一起,有可能變成物質,形成電子和正電子——這是最簡單的“光變物質”方法。但他們也認為這只是理論,從未想過有人能實際證明這一預…[詳情]
我國科學家在甲烷高效轉化研究中獲重大突破(2014-05-13)
【摘要】記者9日從中科院獲悉,該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團隊在甲烷高效轉化相關研究中獲重大突破,成功實現了甲烷在無氧條件下選擇活化,一步高效生產乙烯、芳烴和氫氣等高值化學品?!?a href='http://m.shaipo.cn/news/d72631.html' target='_blank' class='iii'>[詳情]
科學家發現成噸生產石墨烯方法(2014-04-24)
【摘要】石墨烯是世上最薄和最強韌的材料,但一直被認為難以大量生產。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的化學物理學教授科爾曼卻發現,原來尋常人家的廚房也有能力把石墨轉化為石墨烯,意味生產石墨烯的能力將有…[詳情]
中澳科學家讓工業污染物硫化氫變廢為寶(2014-04-24)
【摘要】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李燦院士領導的團隊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納米材料中心逯高清(Max Lu)、王連洲團隊合作…[詳情]
科學家合成三個分子組成的互鎖分子(2014-04-18)
【摘要】化學領域一個巨大挑戰,就是讓兩種或兩種以上在化學上不反應的個體分子依靠分子間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日前,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圣三一學院的化學家首次通過單點合成了由三個分子組成的、具有機…[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