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第五屆能源科學家論壇在上海召開(2014-01-15)
2014年1月6日,第五屆能源科學家論壇在上海召開。與會專家學者結合節能減排促發展主題,圍繞低碳煤電技術、煤化工、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等研究領域,從國家能源戰略、行業發展、企業創新等角度探討了…[詳情]
國際紡織材料領域華人科學家論壇在武漢舉行(2013-12-19)
2013年國際紡織材料領域華人科學家論壇日前在武漢紡織大學召開,來自美、日、澳、加拿大、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近20位國際知名紡織材料專家齊聚一堂,分享了現代紡織材料科技研究成果,探討…[詳情]
現代煤化工動力島需科學配置(2013-12-09)
“刻舟求劍”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て髽I建設動力島也是這樣,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特別是煤化工項目與傳統化工項目的差異,再用“以汽定電”的思路來…[詳情]
我國科學家用高分辨原子力顯微鏡全球首次“看見”氫鍵(2013-11-27)
近日,我國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裘曉輝團隊,利用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實現了對分子間局域作用的直接成像,在國際上首次直接觀察到了分子間的氫鍵。這為科學家理解氫鍵的本質,進而改變化學反應和分子…[詳情]
《我國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利用與共享指數研究報告》正式發布(2013-11-18)
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的利用與共享,一直以來受到科技界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近日,《我國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利用與共享指數研究報告》正式發布。通過指數的測算可以準確把握我國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的存在狀…[詳情]
中北大學劉有智教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13-11-11)
何梁何利基金2013年度頒獎典禮近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北大學校長、化工專家劉有智教授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詳情]
四措并舉科學發展煤化工(2013-10-12)
近年來,我國煤化工產業在大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傳統煤化工產品結構性過剩;現代煤化工還處于示范階段,而一些企業和地方圈占資源、無序開發,產業集中度低、科技含量低,園區化程度低;…[詳情]
電腦模擬化學反應 3科學家奪諾貝爾化學獎(2013-10-11)
綜合媒體報道,諾貝爾獎評審團9日宣布,三位分子化學家由于設計出能用來了解與預測化學反應過程的電腦模型,“發展復雜化學體系多尺度模型”而贏得今年諾貝爾化學獎?!?a href='http://m.shaipo.cn/news/d28982.html' target='_blank' class='iii'>[詳情]
中國科學家研發單光子探測器 解決該系統安全隱患(2013-10-08)
日前,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及其同事張強、陳騰云與清華大學馬雄峰等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共同研發了高效低噪聲上轉換單光子探測器,成功解決了現實環境中單光子探測系統易被黑客攻擊的安全…[詳情]
山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擬投資成果轉化(2013-09-27)
近日,從山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傳出消息,為加快新產品開發及技術成果轉讓和推廣,該所入駐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后,擬投資2.5億元進行研發和成果產業化示范,重點建設山科院新材料所與美國SGI公司聯…[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