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繪制十三五發展藍圖 開啟科學基金全新征程(2016-03-31)
導讀:陽春三月,草長鶯飛,大地回暖,萬象更新。在這播種希望謀劃未來的美好時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七屆四次全委會在京召開。全體委員會聚一堂,審議通過全委會工作報告和監督委員會工作報告以…[詳情]
中國科學家成功合成可見光驅動煤制油高效催化劑(2016-03-29)
日前,從中科院理化所獲悉,該所研究員張鐵銳團隊及合作者成功合成一種煤制油催化劑,這種催化劑實現了常溫常壓可見光驅動一氧化碳加氫制備高級烴類。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化學領域頂級期刊《德國…[詳情]
天然氣能源計量網絡化監測系統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2016-03-28)
3月23日,2015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勵項目上,浙江省計量院“天然氣能源計量網絡化監測及遠程在線檢測系統”科研項目喜獲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詳情]
科學家開發出識別口紅新技術(2016-03-22)
每個品牌的口紅都會有其著色特點。報道稱,一種價格低廉的新技術將讓法醫專家通過犯罪現場的口紅找到確切的品牌。 現有的識別口紅的技術需要專門的設備,僅能在為數不多的實驗室進行。這種更加…[詳情]
科學家將打造出可讓計算機自己“長出”芯片的納米線(2016-03-21)
如果你在擔心人工智能未來可以強大到在一些極其復雜的游戲中打敗人類的話,那么相信下面要說的這個想法你一定也不會喜歡--未來,計算機可以自己“長出”芯片。當然現在這只是一個概念,據…[詳情]
我科學家研制出新型柔性太陽能電池(2016-03-21)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熊宇杰教授課題組基于應用廣泛的半導體硅材料,采用金屬納米結構的熱電子注入方法,設計出一種可在近紅外區域進行光電轉換且具有力學柔性的太陽能電池。國際重要的化學期刊…[詳情]
從科學儀器設備“中國造”回顧農業部采購風波(2016-03-18)
2016年全國兩會在3月16日正式落下帷幕,但關于讓科學儀器設備“中國造”的話題卻在行業內的呼聲越來越高。全國人大代表,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周其林在3月14日接受訪問時指出…[詳情]
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推薦工作結束 827項入選(2016-03-17)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形式審查合格的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212項,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60項以及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455項在科技部網站和科技部辦公室網站同時…[詳情]
科學家做出最薄石墨烯“折紙”(2016-03-17)
一種古代工藝剛剛獲得了極其現代的更新。如今,研究人員能將石墨烯疊成折紙的形狀。此項技術能被用于建造像納米機器人、柔性電路一樣的三維微小結構。 石墨烯以其多樣的“非凡特性”…[詳情]
中國科學家開發出新型納米生物傳感器可快速檢測流感病毒(2016-03-17)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志ACSNano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用于進行流感和其它病毒快速檢測的納米生物傳感器;這種新型的生物傳感器利用了一種…[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