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外資加速搶灘中國“新動能”產業 環保和新能源等領域成香餑餑(2017-11-22)
外資正在加速搶灘中國經濟“新動能”產業。商務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至10月,我國吸引外資出現較為顯著的結構性變化,高技術制造業和服務業引資勢頭強勁。另有數據顯示,除了高端制造業…[詳情]
納米能源所等研發出無柵極摩擦電子學晶體管(2017-11-17)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快速發展刺激了智能傳感技術在人機交互、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的研究。同時,由于場效應晶體管具有低成本和大規模化等特點,因而被廣泛地應用于電子器件、人機交…[詳情]
納米能源所等研發出無柵極摩擦電子學晶體管(2017-11-17)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快速發展刺激了智能傳感技術在人機交互、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的研究。同時,由于場效應晶體管具有低成本和大規模化等特點,因而被廣泛地應用于電子器件、人機交…[詳情]
青島能源所在石墨炔作為催化劑應用研究中取得進展(2017-11-15)
氧還原反應作為燃料電池和金屬-空氣電池中的重要反應過程,受到廣泛關注。傳統的氧還原反應催化劑為鉑基催化劑,鉑價格昂貴,其成本超過燃料電池堆總成本的55%。近年來,科研人員制備了一系列的非貴金…[詳情]
京津冀清潔能源獲政策推動(2017-11-09)
近日,京津冀三地發改委聯合制定的《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印發實施。該計劃提出,2020年京津冀煤炭消費力爭控制在3億噸左右,到2020年京津冀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260萬千瓦,…[詳情]
青島能源所在石墨炔能源存儲與轉化研究中取得進展(2017-10-31)
可穿戴智能設備是未來科學與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其長久的續航能力依賴于高性能的柔性儲能電池。針對如何提高電極材料的柔性和容量這一科學問題,在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玉…[詳情]
唐山2496臺燃煤鍋爐完成淘汰拆除或清潔能源置換工作(2017-10-25)
唐山市強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分年度制訂燃煤鍋爐整治方案,優化城市環境,減少燃煤鍋爐對空氣的污染,陸續對現存燃煤鍋爐進行重新摸排。截至目前,今年已完成2496臺燃煤鍋爐淘汰拆除或清潔能…[詳情]
大連化物所與唐山市合建潔凈能源化工產業示范基地(2017-10-23)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唐山市政府潔凈能源化工產業示范基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唐山舉行。 此次合作模式,科技與企業和資本的結合將更加緊密,必將形成創新鏈、產業鏈和資本鏈的良性互動…[詳情]
現代煤化工應為能源保障發揮更大作用(2017-10-23)
作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煤化工發展可謂歷經波折。對我國能源發展意義幾何?存在哪些問題?在燃油汽車退出時間表的制定中,煤制油何去何從?近日,記者帶著問題專訪了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詳情]
新型納米能源材料及器件關鍵制備等技術取得突破(2017-10-20)
從科技部獲悉,“十二五”期間,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支持了“新型納米能源材料及器件關鍵制備技術”、“金屬間及其與無機非金屬復合層狀結構材料研發”、“高…[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