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管市將何去何從?
作者: 2016年10月26日 來源:鋼易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前三季度國內經濟增速保持穩定,基本都在6.7%左右,經濟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但經濟增長對鋼材的需求持續下降,鋼材消費增長乏力。由于粗鋼產量仍然保持增長,雖然行業重組不斷,兼并,
前三季度國內經濟增速保持穩定,基本都在6.7%左右,經濟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但經濟增長對鋼材的需求持續下降,鋼材消費 增長乏力。由于粗鋼產量仍然保持增長,雖然行業重組不斷,兼并,倒閉也有增多,但是考慮鋼鐵行業基數太大,市場供大于求矛盾依舊突出。好在2016年鋼鐵 行業行情不錯,特別是受原料、環保等支撐,相對2014-2015年,均大有漲幅,使得行業基本扭轉盈虧。再從2016年鋼管單品種行業表現來看,基本上 與鋼材的趨勢雷同;截至10月無縫管(山東)累計漲幅約為1000-1500元/噸;焊管(津唐)累計漲幅約為1200元/噸。也就不難看出2016年鋼 管行業整體的行情有所反轉。對于2017年鋼管行情,多數廠商也不敢抱太多的遐想;僅從三大因素上分析,足以對未來鋼管行業產生畏懼之心。具體詳解如下:
第一:2013-2014年鋼管的高產能、高產量足以讓鋼管業內需求消化兩年以上,而
且還是在保證產量基數不變的情況下;可想而知,2015年鋼管行業無論是在出口,還是內需都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尤其是在2015年國內經濟增幅預期下 調的大環境下。不過還在國家在2015-2016年兩年之間不斷施行行業之內兼并重組,壓縮產能,淘汰過剩產量,收到了不少的成效;比如2016年鋼鐵央 企去產能路線圖將分3年完成,總體任務是化解2713萬噸產能。武鋼寶鋼合 并后,去產能進度大幅加快。預計最快10月底前,鋼鐵央企將提前完成全年去產能任務,壓減粗鋼產能719萬噸。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辛仁周則透露,今年 1-9月,全國鋼鐵企業退出產能共4000萬噸,已完成全年去產能4500萬噸的目標90%。隨著政策的不斷施行,未來2017-2018年兩年國家還會 不斷整頓行業,勢必會有更多大鋼廠合并,更多小鋼廠倒閉,這是主流趨勢。總體而言,從鋼鐵行業大趨勢上看,如果行業施行力度不斷加強,未來的前景依然很 大,值得期待;特別是2017年,將會在2016年的基礎上,不斷鞏固鋼鐵地位。
第二:⑴ 2014年全球礦業紛紛創下產量歷史新高,恐怕難以抑制高增長的趨勢。
受鐵礦石的庫存承壓,2014-2015年礦價也是刷新五年新低,逼近10年最低點;業內普遍認為,2016年的礦價恐難以翻身;但是事與愿違,鐵礦石不斷刷新了最低線50多美元,更是達到了接近60美元的新高度。再加上焦炭,鋼坯等 上層原料的限產、停產,使得行業層面均出現了缺貨的跡象,這一點尤其在2016年最為突出。另外鋼鐵的成品面,雖然近幾年,市場需求無論是內需,還是外需 均沒有太大的突破,但是好在出口量保持高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壓力。當然對于國內來說,經濟的6.7%增速,并不能滿足傳統行業發展的需求。對 于2017年來說,供應量方面不會有太大的增速,生產率、生產量也不會達到高峰,只會不斷壓縮;至于需求量方面,考慮房地產明年的降溫,國內限購的全面鋪 開,會加劇房地產行業的冷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用鋼量。⑵北方環境也是到了讓人難以忍受,傳統行業也在逐步失去它們曾經擁有過的輝煌,接下來,將會是 鋼鐵、水泥、煤炭等行業的投資額度、投資增速持續回落,隨之而的是國家對這些行業的“逐客令”迅速蔓延。
第三:就是心理方面的問題:1、鋼鐵市場行業都有一種“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且不
說轉好的時候,市場成交有多高。一般行情轉為低迷,廠商都是只出不進,特別是一些小戶以及民營小廠。從2015-2016年以來,鋼鐵行業的利潤是逐年減 少,特別是最近一年,虧損面大幅度的擴展開來,市場上人心惶惶;不是跑路,就是破產;再者就是欠債累累。以前常年有幾千噸的大戶貿易商,也在逐漸變成了 “皮包公司”。畢竟在國家經濟以及產業結構調整階段,傳統的老工業失去了優勢。再加上高額的人工成本、原料成本以及技術,使得很多主流管廠不得不另謀出 路,因此淘汰、重組、兼并之聲油然而起。不過在資產、人員、資源等利益沖突之下,這些政策舉步維艱。由此而帶來的是業內心態浮躁,消極懈怠多了點。2、 2016年的行情大反轉,使得市場利潤大大改善;這是行業所希望看到的。但是從心態上看,卻有點不同步。市場一直都在擔憂:1、實體經濟不行,行業結構所 帶來的詬病一直存在著。即使是當前行業逐步走向正規,行情擺脫困境;但是依然沒有提振市場所具備的信心。2、未來的行情很不明朗,未來的前景充滿了很多未 知;很多廠商均是走一步算一步,而且永遠都算不了下一步?所以他們的操作和心理均不如2012之前,會更加理性,更加務實。
另外多元化發展成為新趨勢與新導向:以2015年為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的大中型鋼鐵企業鋼鐵主業虧損1127億元,但多元產業卻實現利潤481億 元,在鋼鐵業產能過剩,主業虧損的背景下,多元產業儼然成為鋼鐵企業創造價值的支柱產業。其中,寶鋼多元產業收入達到2000億元;首鋼多元產業收入達1200億元,實現利潤近50億元;河鋼集團多元產業對集團銷售收入占比近40%,就業貢獻率超50%。而鞍鋼、太鋼、馬鋼、本鋼等大中型鋼企“十二五”期間多元產業也均有較大發展,全行業多元產業收入和利潤水平逐年提高。
綜合上看,2017年的鋼鐵行業可能還會延續2016年一半的偏強行情;至少從國家政策福利面上看,可能還要持續到2018年,所以鋼管行業的調整仍需很長時間,但是終究會走上成功。(來源:富寶資訊)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m.shaipo.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