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日前從湖南益陽市桃江縣灰山港鎮駛入主路邊的村子,記不清拐過多少道彎、翻過多少山梁。路的盡頭——一處山包頂上,是一處養雞場。院子門廊上簡單掛著一塊名為桃江縣金源牧業的牌子。
與普通的養雞場不一樣,這里沒有雞屎味、人很少,但平均每天要從這里運出3萬多個雞蛋。
迎面走來的老板高鐵強,穿著一雙粘著泥巴的黃膠鞋,頭上戴著頂淺色棒球帽——看起來很像一個配了頭燈的煤礦工人。其實,他曾經是一名煤老板。
2002年,37歲的高鐵強以152.3萬元的價格,從桃江縣國土局拍下了周家山煤礦的采礦權。
高鐵強是大股東,也是法人代表。他集資500萬元,經過技術改造,將煤礦產能從3萬噸/年提高到6萬噸/年,后來一度達到9萬噸/年。
“煤炭含硫高、發熱量低,一直賣不上價,在市場上根本沒有競爭力。除去安全費用,效益不好。”高鐵強說。
周家山煤礦產的煤炭,一直定點供應周邊立窯水泥廠。后來,各地立窯水泥廠陸續關閉,煤炭需求量大幅下降。
南方小煤礦,由于資金和技術問題,越來越難達到國家各項標準。煤炭產能過剩,小煤窯安全事故頻發,高鐵強意識到煤礦難以為繼。
2012年,他和幾個股東商量,以800多萬元的價格,把周家山煤礦轉了出去。2014年,湖南省將周家山煤礦列入淘汰落后產能煤礦名單。高鐵強慶幸自己較早脫身。
賣了煤礦后,高鐵強揣著幾百萬元,想開拓新事業。但憑借著多年當煤老板的經驗,他最先想到的,還是再找個礦來開發。當然,不是周家山這種煤質和環保過不了關的煤礦。為此,他去了西藏、貴州、云南等地考察……他打算搞個有色金屬礦。但近幾年有色金屬行業也不景氣,只能作罷。
2014年,通過多方調研考察,高鐵強瞄準了蛋雞養殖產業。一來國家對這塊支持,二來市場需求看得到。目前,該產業最為先進的生產方式已經實現了自動化。他尤其關注到了業內人士的一個判斷——這種蛋雞養殖方式,再過30年都不會被淘汰。
高鐵強很快行動起來。他在灰山港鎮企石村流轉了30畝荒山,簽下了30年的租期,投資120萬建起了第一條生產線。他計劃3年之內投入5條生產線,使產蛋雞的規模達到20萬只。
養雞場遠離居民區,他干脆住在山上的活動板房內。轉產期間,他就遇到一個頭疼的問題。他從一家公司購買了3萬多只小雞,有2000只出現了癱腿,最后死亡。他找廠家協商,廠家的方案是繼續補雞苗,但他希望賠6000元,因為這個廠家雞苗有問題,那就不能再要了。
試水養雞那年,趕上了一波家禽的疫情,高鐵強的雞一個都沒落下。“請師傅,買書籍。雞有病了,哪個藥管用,哪個藥療效好,我根據書上的治療方子一個一個試,就這樣一點點積累了經驗,2年下來基本把林下養雞的技術和防疫知識都掌握了。”他說,“只要人勤奮肯動腦筋,沒有學不會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養雞給高鐵強帶來了較好的效益,現在平均每天可以產3萬多個雞蛋。“高鐵強送出去的雞蛋,寧可壞了扔掉,也不濫竽充數。有一次,因運輸造成部分雞蛋破口,他二話沒說自己帶走了。”雞場的一名員工講起高鐵強的故事。筆者再問高鐵強,他只是笑笑,說想不起這回事了。
說起養雞過程的酸甜苦辣,高鐵強不忘自嘲,“50多歲了,還在創業”。他想強調的是,自己挖煤和養雞的一個重要區別,“搞煤礦時才30多歲,現在年紀大了,精力不如從前”。
不過,這點小情緒并沒影響他追逐財富的激情。展望養雞場的前景,他躊躇滿志。
2018未來能源大會將于2018年1月12日在北京舉辦,詳情請點擊
http://www.china5e.com/subject/show_1134.html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