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起創業歷程,李維克滿懷感慨。他告訴記者:“為了將校車做好,我們用了8個月的時間進行了調研與考察,之后便一次性投入40輛宇通專用校車,但由于經驗不足,第一年公司賠了20多萬,我們并沒有放棄,不斷總結經驗,第二年就找到了適合校車發展路子,實現了盈利,于是又相繼在濟南市商河縣、德州市平原縣等縣區成立了多家校車運營分公司。截至2020年,公司共擁有校車596輛,其中自營校車440輛,負責管理的校車有156輛,每年固定接送學生達40000余人?!?/div>
李維克所說的“路子”,就是以校車為基礎,其他副業同步發展,多渠道促進山東安馨校車可持續發展。比如,其主動站位學校、家長、政府角度,通過餐飲、研學等形式幫助學生改善食宿、增長見識,成立了山東德食安餐飲配送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同時,山東安馨校車利用大數據關聯分析,掛鉤文具、校服等行業引流發展,成立了山東安馨眾匯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校車對我們山東安馨校車來說,不僅僅是服務工具,更是我們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崩罹S克表示,“接下來,我們將時刻保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敏銳,將發展中國校車行業的初心變為恒心,努力拼搏,繼續為校車行業美好的未來不懈奮斗?!?/div>
結束語:
經過十余年的辛勤耕耘,中國校車行業在這些智者與勇者的帶領下,逐步從“泥濘小道”走向“安全坦途”,這其中凝聚著愛心與奉獻、堅韌與執著、責任與擔當……
但客觀來講,中國校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我國從幼兒園到大學約有2.89億在校生,其中幼兒園和中小學學生就有2.4億左右。他們的安全關系到億萬家庭的幸福,關系到國家的未來,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校車市場需求旺盛的情況下,中國校車的銷量卻未見明顯提升,研發生產專用校車的企業也在日益減少,形成了一種“企業無利不多做,相關部門怕惹是生非”的惰性思維,嚴重阻礙了中國安全校車行業的發展。
同時,“黑校車”橫行,也成了中國校車行業發展的“攔路虎”。盡管媒體一再呼吁不要讓“黑校車”成為社會之痛,但很多地方依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仍然是“好了傷疤忘了痛”。今年2月3日,新華社、《人民日報》就曾報道過廣西、貴州等地一些城郊和農村學校附近“黑校車”泛濫的現象,7座的面包車竟然擠進了25名學生,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大量學生仍無法享受到專用校車帶來的安全和便利。
作為行業媒體人、作為孩子的父母、作為學校的老師、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發自內心的感謝這些將專用安全校車帶到孩童身邊的校車運營者,感謝他們為中國校車行業發展所貢獻的力量與智慧。但同時我們也期待更多人站出來,攜手抵制“黑校車”,選用安全的專用校車,共同為孩童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