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研究人員揭示原位可視化定量研究壓片過程中藥物晶體形態的變化(2016-05-09)
受結晶過程中各種因素的影響,藥物分子的空間排列方式不同,則形成不同的晶型;其在高壓力壓制成片的工藝過程中,不同晶型間的三維形貌、力學性質的差異,仍是尚待深入探索的未知領域;電鏡等常規方法…[詳情]
沈陽生態所硝酸鹽氮和氧的穩定同位素豐度測定方法研究獲進展(2016-05-09)
硝酸鹽(NO3−)是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重要的氮形式。隨著化石燃料燃燒和農業活動的增加,各種生態系統的硝酸鹽含量在增加。在區域乃至全球尺度上硝酸鹽的源和動力學的研究變得至關重要,其中硝酸…[詳情]
合肥研究院發現高壓誘導SrxBi2Se3超導電性再現(2016-05-09)
最近,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楊昭榮課題組與張昌錦課題組緊密合作,利用高壓和強磁場極端條件在拓撲絕緣體材料的量子序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以《拓撲絕緣體S…[詳情]
PPP項目識別與可行性研究(2016-05-06)
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是我國既已確定的重大改革任務,對于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升國家治理能力、構建現代財政制度、促進投融資體制機制創新等具有重要意義。…[詳情]
化學所在嵌段共聚物自組裝形貌調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2016-05-06)
嵌段聚合物可以自發組裝為尺寸周期低于100nm以下的納米結構,進而作為制備具有特定納米結構材料的模板。嵌段共聚物尺寸小且有高產易得的優異特點,使其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研究。基于嵌段聚合物的納…[詳情]
合肥研究院在二氧化硫及亞硫酸氫根可逆熒光探針的合成與應用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05-06)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王素華課題組在二氧化硫及亞硫酸氫根的檢測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工作建立快速靈敏可逆的二氧化硫及亞硫酸氫根高選擇性識別方法,設計合成了…[詳情]
重慶研究院發明一種疏水陶瓷表面的制備方法(2016-05-06)
近日,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崔月華等發明的“一種疏水陶瓷表面的制備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410038229.4)。 該發明提供了一種疏水陶瓷表面的制備…[詳情]
電子垃圾廢水處理工藝最新研究進展(2016-05-06)
隨著工業和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電子產品成為人類生活中的必需品,且電子產品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已成為當今世界上增長速度最快的產品之一。在電子產品及相關金屬產品的生產和回收過程中,產生大量…[詳情]
理化所液態金屬基礎流體現象與先進芯片冷卻研究獲進展(2016-05-06)
近期,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低溫工程學重點實驗室發現系列有重要科學意義的液態金屬基礎流體效應和現象,并在幾類新型芯片冷卻與熱能捕獲技術研究中取得關鍵進展。相應研究揭示了液態金屬豐富…[詳情]
廣州生物院在疊氮作為胺源合成含氮雜環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05-05)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朱強研究組在疊氮作為胺源合成含氮雜環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有機前沿》(Org.Chem.Front.,2016,3,82)和《化學通報》(Chem.Commun.,2016,DOI:…[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