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合肥研究院合成多功能柔性薄膜材料可應用于水體中放射性離子鍶和鉻的去除與分離(2016-03-04)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應用等離子體研究室環境與放射化學課題組利用自組裝的方法合成了多功能的、獨立的柔性薄膜材料,并應用于對水體中放射性離子Sr和Cs的去除與…[詳情]
上海生科院發表環形RNA研究綜述文章(2016-03-04)
2月2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陳玲玲受邀在Nat Rev Mol Cell Biol 上發表題為The biogenesis and emerging roles of circular RNAs 的綜述進展論文…[詳情]
大慶工程技術研究院延遲膨脹堵漏劑成功應用(2016-03-04)
2月25日,記者從大慶鉆探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了到,這個院研制的延遲膨脹堵漏劑在徐深6-302井成功應用后,效果顯著,與鄰井相比,處理泥漿漏失時間減少62.5%,累計漏失量降低67.9%,消耗堵漏劑成本節約…[詳情]
水生所在能源微藻用于工業煙氣生物脫硝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2016-03-04)
氮氧化物(NOx)是化石燃料燃燒煙氣中所含的重要環境污染物,主要以NO形式存在。傳統的煙氣脫硝方法能耗大,存在安全性問題并造成二次污染。微藻生物量中氮元素含量高達細胞干重的7-12%,其規?;囵B…[詳情]
物理所在自旋塞貝克效應與反常能斯特效應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03-04)
熱自旋電子學亦稱自旋卡諾電子學,作為自旋電子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因在微電子器件廢熱再利用等方面的應用前景而迅速興起。其中,自旋塞貝克效應(SSE)、自旋依賴的塞貝克效應(SDSE)、反常能斯特效應(A…[詳情]
成都山地所在震區泥石流災害降雨閾值研究中取得進展(2016-03-04)
泥石流災害是汶川地震災區面臨的重要環境壓力之一,在震區建立全面系統的泥石流災害監測預警、預報十分重要和緊迫。盡管震區一些災害點實施了監測預警和工程治理,但由于成災環境變化快速等因素,傳…[詳情]
大連化物所高分散金屬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2016-03-04)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曉東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濤領導的研究團隊長期致力于高分散金屬催化劑的研究與開發,近期取得新進展,首次制備出TiO2負載的亞納米Rh催化劑并發現該催化劑能夠…[詳情]
大連化物所鋅溴液流電池關鍵材料研究獲進展(2016-03-04)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儲能技術研究部研究員張華民、李先鋒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鋅溴液流電池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鋅溴液流電池具有高理論能量密度、電解液成本低的優勢,在大規…[詳情]
成都生物所在若爾蓋泥炭地對環境變化響應研究中獲進展(2016-03-03)
若爾蓋泥炭地是全球泥炭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低溫和高水位形成的厭氧環境是泥炭積累的重要環境因子。由于氣候變化和人為干擾作用,使得若爾蓋泥炭地發生了嚴重的退化,其中溫度升高和水位降低形成有氧…[詳情]
合肥研究院發明水中VOCs實時在線質譜監測新技術(2016-03-03)
最近,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醫學物理與技術中心光譜質譜研究室在水中揮發性有機物(VOCs)實時在線監測方面取得進展,發展的噴霧進樣——質子轉移反應質譜(SI-PTR-MS)技術方法,實…[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