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地下式污水處理廠的研究現狀及關鍵問題分析(2017-02-08)
地下式污水處理廠從誕生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及工程技術的日漸成熟,地下式污水處理廠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目前,世界上10多個國家穩定運行的地下式污水處…[詳情]
地下式污水處理廠的研究現狀及關鍵問題分析(2017-02-07)
【亞洲過濾網】地下式污水處理廠從誕生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及工程技術的日漸成熟,地下式污水處理廠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目前,世界上10多個國家穩定運行的…[詳情]
美國研究人員改良五軸機床 提高加工和銑削工藝精度(2017-02-06)
據密蘇里科技大學2017年1月18日報道,在加工飛機和重型設備所需的大型組件時,引進缺陷修復工藝對于制造商而言十分耗時,如果制造商必須在組件焊接裝配后拆下有缺陷的零件,對其而言成本也很高。如今…[詳情]
“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的設計與制備研究”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2017-01-22)
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新型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承擔(“973”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的設計與制備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該計劃…[詳情]
基于活化過硫酸鹽的高級氧化修復有機污染土壤研究取得進展(2017-01-22)
基于活化過硫酸鹽的高級氧化技術近些年被廣泛地應用于土壤和地下水的有機污染修復,土壤礦物、有機質等與過硫酸鹽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各國環境化學家研究的熱點,但目前有關土壤礦物與過硫酸鹽相互作…[詳情]
中國科大在納米機電系統(NEMS)相關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2017-01-22)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基于碳納米管的納米機電系統(NEMS)方面取得系列進展。該實驗室固態量子芯片組郭國平研究組與清華大學姜開利研究組等…[詳情]
穿上“碳外衣”的生物納米催化劑性能研究獲進展(2017-01-22)
催化劑是燃料電池能量轉化的關鍵。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環境生物電化學研究組(趙峰組)與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韓鶴友團隊合作,利用微生物作為“還原劑”,以及微生物與石墨烯的自組裝功…[詳情]
新疆理化所在極性材料光催化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2017-01-19)
極性材料由于分子基元在晶體中的各向異性使得晶胞中一些基團的正、負電中心并非重合,存在本征偶極矩,產生自發極化電場。目前這類材料主要應用于非線性光學、鐵電、功能性陶瓷與薄膜等。 中國科學院…[詳情]
鈣鈦礦單晶薄膜的可控制備與太陽能電池器件研究獲進展(2017-01-18)
近年來,能源需求的激增和空氣污染的加劇迫使人們尋求新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太陽能被認為是最具發展前景的清潔可再生能源之一。太陽能電池是將太陽能直接轉化成電能的裝置,可以高效轉換并利用太陽能…[詳情]
二肽基肽酶-IV生化檢測研究取得新進展(2017-01-17)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葛廣波、楊凌研究員帶領藥用資源開發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全新的二肽基肽酶-IV(DPP-IV,CD26)高特異性熒光探針,并將其用于人血及組織中DPP-IV的活性檢測以及活細胞和組織層面…[詳情]